內墻墻面局部有濕漬甚至滴水現象;外墻面預留孔洞位置處存在滲水現象。應當如何處理?
①外墻洞應按規范留置,采用內側砌半磚、外側用細石混凝土堵實,表面采用1:3防水砂漿粉刷。混凝土墻體螺栓孔眼在外墻保溫施工前,應使用發泡材料進行封堵或先用砂漿封堵后,再進行外墻局部防水處理。孔洞填塞應由專人負責,并及時辦理專項隱蔽驗收手續。
②外墻砌體砌筑應灰縫飽滿,斜砌與梁或板底頂緊、灰縫密實。有條件的項目在外墻砌筑完畢抹灰前,進行淋水試驗。
③混凝土結構及砌體結構在抹灰施工前應充分淋水濕潤。基層墻體上應設置一道防水砂漿,基層不平整時抹灰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時應采取掛網、分層抹灰等防裂防空鼓的加強措施。
④保溫施工前要放線,控制保溫板的平整度。外墻外保溫粘貼塊狀保溫板時,基層平整度應控制在3mm內,粘貼時應采用滿粘工藝。
⑤窗洞周邊、腰線、空調承板、雨蓬、陽臺等做保溫處理后,應確保流水坡度、滴水線或滴水槽符合要求。幕墻與結構收口處、外墻裝飾收口、門窗四周與框接觸處、管道或其他穿越溫板處、墻體頂部收口處等應采用發泡材料補平后再用密封膠封閉嚴密,以防滲水。凸出外墻的挑板、雨蓬嵌入墻體處應做混凝土翻邊,高度不小于150mm。腰線上部粉刷應有防水措施。
⑥嚴格控制外墻保溫薄抹灰的抹灰質量,抗裂網的搭接寬度及抹灰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,抗裂砂漿厚度應為4~6mm,抗裂網應居于抗裂保護層中部,防止因抹灰層開裂造成滲漏。
⑦外墻設置分格縫時,不得破壞抗裂網,應做好分格縫的防水處理,分格縫表面應密實、光滑,無砂眼,確保雨水不會滲入保溫層及基層。
⑧外墻面磚鋪貼粘結牢固,無空鼓、勾縫密實。處理勾縫,宜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漿或專用勾縫劑勾縫,勾縫應密實。二次勾縫采用5mm直徑圓形抹縫工具來回拉至縫面光滑,表面擦抹整潔,并及時灑水養護。外墻面磚施工完畢1天后應沖水洗凈并在表面噴防水劑,使表面形成一層防水保護膜。
(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