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按照行業標準劃分
1、一類
(1)40層及以下、各類跨度的房屋建。
(2)高度240米及以下的構筑物。
(3)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及以下的住宅小區或建筑群體。
2、二類
(1)28層及以下、單跨跨度36米及以下的房屋建筑工程。
(2)高度120米及以下的構筑物。
(3)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及以下的住宅小區或建筑群體。
3、三類
(1)14層及以下、單跨跨度24米及以下的房屋建筑工程。
(2)高度70米及以下的構筑物。
(3)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及以下的住宅小區或建筑群體。
二、按照使用情況劃分
1、居住建筑:主要是指提供家庭和集體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,如住宅、公寓、別墅、宿舍。
2、公共建筑:主要是指提供人們進行各種社會活動的建筑物,其中包括:行政辦公建筑:機關、企事業單位的辦公樓。
3文教建筑:學校、圖書館、文化宮等。
4、托教建筑:托兒所,幼兒園等。
5、科研建筑:研究所、科學實驗樓等。
6、醫療建筑:醫院、門診部、療養院等。
7、商業建筑:商店、商場、購物中心等。
8、觀覽建筑:電影院、劇院、購物中心等。
9、體育建筑:體育館、體育場、健身房、游泳池等。
10、旅館建筑:旅館、賓館、招待所等。
11、交通建筑:航空港、水路客運站、火車站、汽車站、地鐵站等。
12、通訊廣播建筑:電信樓、廣播電視臺、郵電局等。
13、園林建筑:公園、動物園、植物園、亭臺樓榭等。
14、紀念性的建筑:紀念堂、紀念碑、陵園等。
15、其他建筑類:如監獄、派出所、消防站。
三、建筑工程有哪些特性
1、綜合性
建造一項工程設施一般要經過勘察、設計和施工三個階段,需要運用工程地質勘察、水文地質勘察、工程測量、土力學、工程力學、工程設計、建筑材料、建筑設備、工程機械、建筑經濟等學科和施工技術、施工組織等領域的知識以及電子計算機和力學測試等技術。因此,建筑工程是一門范圍廣闊的綜合性學科。
2、社會性
建筑工程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。所建造的工程設施反映出各個歷史時期社會經濟、文化、科學、技術發展的面貌,因而建筑工程也就成為社會歷史發展的見證之一。
3、實踐性
建筑工程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,因此影響建筑工程的因素必然眾多且復雜,使得建筑工程對實踐的依賴性很強。
4、統一性
建筑工程是為人類需要服務的,所以它必然是集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經濟、技術和文化藝術于一體的產物,是技術、經濟和藝術統一的結果。
(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)